查看原文
其他

知青孽债:山里长大的孩子寻找母亲

长沙知青母亲在哪里?大山里的儿女想念你
1972年,长沙大批知青下放农村,其中一位女知青在农村生下了一儿一女,随着知青返城,这位女知青也回到了长沙,而她的一双儿女被留在了农村。40多年过去了,当年襁褓中的孩子长大成人了,而一双儿女的母亲却再也没有出现,现在43岁的儿子向恩杰希望能找到自己的母亲,那么这位女知青现在人究竟在哪呢?当年的她究竟发生了什么?敬请收看寻情记《长沙知青母亲在哪里?大山里的儿女想念你》。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f0510nikpwf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被遗忘在大山里的孩子作者:贾宏图

收听
文章

点击以下视频,收听全文 (时长:9分47秒)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t0544dtqlc6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在大小兴安岭交界的那片莽林中,最先开放的是达子香花,它们一簇簇的像飘浮在山林中紫色的云。 三十多年前,有一群年轻的生命,打着“屯垦戍边”的旗帜,活跃在这片山林中,他们正像那盛开的达子香花,给寂寞的大山里带来了春天。后来这些紫色的云渐渐地散去了,大山又恢复了长久的寂寞。

前几年一个多雨的日子,我又回到了这片大山中,寻找遗落在山林里黑土地上的紫色花瓣。无意中我发现了一个孩子,他的妈妈十多年前已经回到了上海,也许成了另一个孩子的妈妈。他就是她的孽债。


他不知所措地坐在我的面前,我一时也想不出问他什么好。这孩子比一般山里的孩子长得高长得白净长得英俊得多,只是眉宇间挂着淡淡的忧郁。


“出去玩吧!”他的养父老李把他打发走了,结束了我们尴尬的见面。老李对我说——


这孩子的妈妈是个很老实的上海姑娘,一下乡就在我们连,和我都在养猪班干活。她不怕苦,不怕脏,平时话语不多。那一年,她回上海探了一次家,回来话就更少了,干活不像过去那么出力了。过不久连里的老娘们儿都议论,这姑娘好像怀孕了。我这才注意到她的肚子越来越大了。关于谁是这孩子的父亲,连里有很多说法。她对我说,是她上海男朋友的。她说,她想把孩子生下来,但不想要这个孩子。大伙谁也没有为难她。养猪班的活我全包了。


连里专门开了一个会,研究这位上海姑娘的孩子怎么办。好几家争着要这孩子。领导商量,要选一家条件最好的。当时,我也想要这个孩子。我只有一个姑娘,已经十多岁了。老伴也非常同意。我家人口少,我又会杀猪的手艺,在连里老职工中,我家的生活条件就算最好的了。连里最后决定,这孩子生下来,给我家。那姑娘也非常同意,她知道,我们一家人心眼好。


我记得那一天是中秋节,那上海姑娘临产了,上午9点多钟把她接到我们家,晚上6点20分,生了个大胖小子。把我和老伴乐坏了!我当时给孩子起了个小名叫“满意”,她妈也同意。我们全家一起给她伺候月子,顿顿红糖、鸡蛋、小米粥。我买了几斤猪肉,炸成丸子,天天给她喝丸子汤。一个月,我和老伴没让她下地,她和孩子都挺胖乎。


满月以后,她要回上海探家,我给她拿了120元钱,当时我每月挣49元。还给她拿了200斤全国粮票、10斤白糖、2斤木耳和3斤白瓜子。这些东西当时都很金贵。她一走,我们只好给孩子断奶,这下子把我和老伴折腾苦了。白天她在家忙成一团,晚上我也跟着起来好几次,给孩子热奶、喂奶、换尿布。不几天,我这个胖子就变成了瘦子。这孩子从两个半月到九个月,住了6次医院,我们全家昼夜看护,连邻居都来帮忙。孩子高烧39摄氏度不退,老伴吓得直哭。后来还是上海医疗队治好了孩子的病。


医生告诉我们要给孩子多吃鱼肝油和营养品,当时我的那点儿工资已养不起孩子了。为了多挣点儿钱,大冬天,我早上三点钟起床,到河套割条子,干了一冬天,割了三车条子,卖了几十块钱。后来老伴和姑娘上山采木耳,又挣些钱。这些年就是靠搞副业挣的钱把满意养大,又让他上了学。这孩子很懂事,从小就知道帮我干活,初中毕业就要参加工作。我不愿意他在农场吃苦,听说地方铁路招工,我通过朋友找人,又去送礼,好不容易让他当上了工人,全家非常高兴,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,可是过不久又让人家裁下来了。后来我又借了些钱,在场部办了一个饭店,一心想让满意学一个能养家糊口的手艺。现在这个小店办得不错,孩子每天都跟着我上灶。


这些年,这孩子和我们一家感情很深,最爱他的是我的老伴,他12岁时就用自行车送她到场部医院看病,要走很远的山路,那孩子一点儿也不叫苦。连里的知青都喜欢他,谁回去探家都给他带好吃的,他都留给他妈吃。前几年老伴去世了,临死前对我说一定要把满意抚养成人,我们不能对不起他上海的妈妈!


说起这孩子和老伴的感情,老李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。我又问起孩子的亲生母亲——那个上海姑娘。老李说——


满意的亲妈妈在上海住了一段时间又回来了,给孩子带回许多吃的用的。每天一下工,她就到家来看孩子。开始孩子有点儿眼生,不理她,后来孩子和她一起总是一个劲儿地笑,真是骨血亲呐!那时知青开始返城了,连里的知青越来越少了。我看她每天都在叹气,我看出她想走,但又舍不得孩子!我说,你要想走,我帮你,以后你要想孩子,我给你送去!她哭着点了头。我到团里给她办好了手续,又到师部给她批下来。

她是1976年年底走的,那天正下着大雪,天阴沉沉的。她收拾好行李,又到了我们家。孩子还不懂事,对她妈笑。我和老伴忍不住哭了。我对满意他妈说:“这孩子永远都是你的,你什么时候想要,来个信儿,我给你送到上海!”她什么也说不出来,哭着走了,我一直把她送到去嫩江的汽车上。车一开,她号啕大哭……


“这么多年,她没来看过孩子吗?她没来过信?”我不禁问老李。


“没有,没来人,也没来信。”老李说。


“满意知不知道她亲妈的事?”我又问。


“上学以后,有的同学和他说过。他回家问过我和他妈。我说,你看我们不像你的亲爹妈吗?他摇了摇头,再也没问过我们这件事。这孩子心思重,也很懂事,他都快20岁了,不能不知道这件事,他是不想把这层窗户纸捅破。”老李说得很沉重。


“如果有一天,满意的母亲来认他,你让他走吗?”我又问。“那时,我听孩子的。他愿意走,我高高兴兴地送他。他不愿意走,我为他成家。现在我已经给他盖起了60平方米的房子,还给他准备了两万元钱。过几年就让他结婚,因为现在我是他父亲!”老李说得很真诚。


大山里的人心真好!像埋藏在大山中的金子一样宝贵。他们的善良不需要回报,却不该被忘记!我真想让满意的妈妈看到我的这篇文章,我还想对这位荒友说:快回来看一看自己亲爱的孩子吧!是否还应该对善良的老李一家说一声谢谢!?

我走的那一天又下了雨。山色变得朦朦胧胧。我有意让车在老李家的饭店门前经过。我看到满意正站在门前,怔怔地望着通向山外那条泥泞的路。那路很长很长,消逝在天边的云雾中。 

经典重访: 延安的女儿——被知青抛弃在革命圣地的女儿
影片讲述了一个叫海霞的延安农村女孩寻找自己亲生父母的故事。海霞1972年生于延安地区的贫穷山村,她的父母是一对来自北京的知识青年,当时是禁欲的年代,恋爱被视为大逆不道的行为,如果还有怀孕的事情发生,男方就会因为流氓行为被判罪。所以海霞出生以后,父母都接受了处分,不知去往何方。海霞被当地农民收养。养父一家始终隐瞒着这段历史。海霞结婚生子以后,村里人告诉了她真相。30年过去了,她盼望着,能见上父亲一面.... 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h0144m47mqh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本文由“老知青家园”整理发布,转载请注明来源 

欢迎知青朋友来稿,投稿邮箱jianzi103@163.com


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 老知青家园

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红色边疆荒友家园网站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